本文转自:人民网-湖南频道
时下,正是藠果成熟采收的高峰期,在常德津市白衣镇藠果种植基地,藠农们正忙着采收藠果。近年来,津市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,以农业产业化发展为抓手,不断补齐产业发展短板,形成了融鲜果种植、洗果加工、冻库存储、集中销售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,确保当地藠农种销不愁,稳定增收。
受年初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影响,该市藠果减产15%左右,但在保价协议保障下,当地藠农的整体收益并没有受到影响。该市白衣镇藠果种植户田祖高介绍:“虽然藠果产量上减少了,但是价格有保障。在种植之前,由政府牵线搭桥,加工企业和农户签订了种植和收购意向协议书,保底价为每斤1.2元。我今年收入约有10多万元。”
为保障藠农收益,今年白衣镇整合藠果种植资源,将以往零散种植、个体销售模式逐渐转变为规模化种植、市场化销售模式,制定了统一的藠果种植、采收标准,鼓励种植户与企业签订定向收购协议。
该市白衣镇副镇长施若愚说:“我们打开了藠果生鲜销售市场,与兴盛优选等电商平台进行了深入合作。同时,为提高藠果的品质,我们在全镇9个村(社区)打造了藠果种植基地,有序推动了藠果产业发展。”
有了保障,藠农们的种植热情更高了。该市的藠果种植面积从原来的几千亩,发展到了如今的2万多亩,年产量达到5万吨。
为解决藠果存储难、损耗大等问题,全市建成了产地冷链物流集配中心和藠果集中洗果平台。新鲜的藠果采收后,被集中运往洗果中心进行初加工,随后进入冷链仓库低温保鲜。目前,集中洗果平台每天洗果量达500吨。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的建成有效解决了藠果出村进城“最初一公里”问题,助推了藠果产业良性发展。(向洋宏、王子成)